论文模板
可至http://www.zgzm.chinajournal.net.cn/ 首页左侧“下载中心”→“论文模板”中下载Word版。
论文题名
(准确概括文章中心亮点,避免使用生僻的英文缩写)*
第一作者1,第二作者2,第三作者1,2,3***
(所有作者来自同一机构的,机构不编号)
(1. 机构全称,省 市 邮编;2. 机构全称,省 市 邮编;3. 机构全称,省 市 邮编;***)
摘要:论文摘要应提供全文内容梗概,具有独立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,不要与引言雷同。应包括四要素:目的说明论文主要解决什么问题;方法说明采用的方法(如什么类型的模拟实验或现场实验,包括所用原理、理论、条件、材料、结构、装备、程序,基于什么方法的数学分析论证推导等);结果说明论证出的或实验研究出的什么具体结果(如得出什么具体特性、规律、现象、数据、被确定的关系、效果、性能等);结论应是从结果中分析、归纳出的基本要点和评价,内容具体。中文摘要字数:150~350字;突出结果结论及本文工作亮点;字母缩写须给出全称。综述文章还应写出通过分析得出本文的创新性见解,包括学术观点、发展方向预测、建设性意见或建议等。
关键词:***************58个能充分反映该文主题概念的名词或词组,可结合摘要选取)
中图分类号:***       文献标识码:AB  DOI10.3969/j.issn.1002-6150.yyyy.nn.zzz
(中图分类号可查http://ztflh.xhma.com)
(文献标识码,A: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;B: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)

Paper Title
(与中文题名对应,除介词、冠词、连词外每个词的首字母大写)
ZHANG San1,LI Si2,WANG Xiaoming1,2,3,***
(1. Affiliation, City Postcode, Country; 2. Affiliation, City Postcode, Country; 3. Affiliation, City Postcode, Country; ***)
Abstract: ******   ******   ******   ******   ******   ******
(须与中文摘要一致,可以不是直译。注意语 法正确,用词准确。作者做的工作用过去时,作者得到的结论用现在时。)
Key words: ***; ***; ***; ***;***(首字母 不用大写)

(正文参照GB/T 7713.2-2022《学术论文编写规则》)
0引言
引言的写作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文章进一步了解的兴趣,尽量叙述全面完整。引言一般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、范围、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、理论基础和分析、研究设想、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、预期结果和意义等。包括:1)本研究领域背景的综述,研究热点、主要问题及最新进展;2)其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概括;3)陈述为什么需要进行更多的或进一步的研究;4)阐述本项研究的目的、与前人工作的关系、将解决的问题,主要开展的工作。引言中不出现图、表和公式。
1论文结构
论文的结构为:提出命题(引言);阐明研究方法;得出研究结果;给出明确结论(结论或结束语)。基本要素包括:题名、作者署名(姓名、机构、作者简介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中图分类号、引言、正文、结论、致谢(如有)和参考文献。
1.1二级标题
此处内文为正文样式。其他章节同级标题样式相同,如2.1,3.1,4.1…与1.1相同,2.1.1,3.1.1,4.1.1…与1.1.1相同,2.1.1.1,3.1.1.1,4.1.1.1…与1.1.1.1相同。
1.1.1三级标题
此处内文为正文样式。
1.1.1.1四级标题
此处内文为正文样式。
2题名
应以恰当、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反映论文最重要的中心内容。鲜明、准确概括文中主要的内容,具有特异性,引人注目。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2个汉字;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对应,开头的冠词可省略。
3作者署名
3.1 署名要求
署名是拥有著作权的声明。署名条件:①应直接参加课题研究的全部或主要部分的工作,并作出主要贡献;②应为论文撰写者;③应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,并为作品的直接责任者。多位作者联合署名时,署名顺序按对该文的贡献大小排列。
3.2 作者机构
作者机构及其通信地址邮编是重要信息之一。作者机构须用全称,邮编需准确。
4 正文
引言是提出问题和研究设想,正文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。一般正文应包括研究的对象、方法、结果和讨论。正文要求思路清晰、合乎逻辑,层次分明,语言通畅;内容客观、科学、完备;应尽量利用事实和数据说话;凡是用简要语言能够讲述清楚的内容,应用文字陈述,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者说起来较繁琐的,可用图表说明;对已有的知识可采用标注参考文献的方法。
4.1 公式的要求
公式可用Mathtype公式编辑器插入,避免以图片的形式插入。独占行的公式按顺序编号,编号右对齐。公式一行排不下时第二行以下应有明显缩进,公式转行时优先在=,>,<,→等关系符号处,其次在+,-,×,÷,/等运算符号处转行;转行时关系符号和运算符号应位于上行末。字里行间中的量、表达式等符号尽量不用公式编辑器。例:
n次测量中某单个测得值xk的实验标准偏差s(xk)可按贝塞尔公式计算,如式(1)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
式中:xi为第i次测量的测得值;n次测量所得一组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;n为测量次数。
4.2 图的要求
4.2.1 内容结构
图片应确保内容清晰,投稿时可单独附清晰图。图号需在正文中提及,具有中英文图题。图的插入方式为嵌入式,可以为彩图并便于黑白印刷阅读。图中线条的粗细要区分出主线和副线,在曲线图中,数据曲线是主线,坐标线和指引线是副线,图中的每条曲线应说明含义,可在图中注释,或在正文中说明。坐标图中的横纵坐标刻度在内侧,横纵坐标需标明相应的量和单位,使用“量名称(单位)”形式标记(优先使用英文)。图题放置于图片下方,全文使用“图1”“Fig.1”“图2”“Fig.2”的形式连续编号。例:
CJL3
1 M1.95Si5N80.05Eu2+的发射光谱(激发波长460 nm
Fig.1 Emission spectra of M1.95Si5N80.05Eu2+ (excitation wavelength460 nm)
4.2.2 文字
图中出现的变量名称、符号及各变量的正、斜、粗体须与正文一致,不要出现正文中没有交待或与正文内容无关的文字、数字或符号;图中的缩略词应在正文中说明含义。图中汉字为宋体六号,数字及英文为Times New Roman六号。数字有千分空,数字下标正体。
4.2.3 位置及图题
在文稿中按插图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,并在正文相应位置处插入图片,在图的下面标注图题(中英文对照),图注尽量标在图中空白处或图下。有分图时分图用(a),(b),(c)等标号,并在总图题后给出(a),(b),(c)等分图题(中英文对照)。
4.2.4 格式大小
图片格式最好保持图中文字和线条的可编辑性;分辨率要求为300 dpi以上;单栏图尺寸:80 mm、通栏图尺寸:160 mm,尽量单栏。
4.3 表的要求
4.3.1 单位
表里的文字用中文,表头的量用“量名称(单位符号)”形式标记,如“照度(lx)”。表中出现的量名称和符号须与正文一致,不要出现正文中没有交待或与正文内容无关的文字、数字或符号。
4.3.2 文字
表中数字及英文为Times New Roman。列内一般小数点后位数相同。
4.3.3 格式
采用三线表的格式(必要时可加辅线),置于正文相应位置处,全表的单位一致时,单位放在表的右上角。示例:
表1夏季晴天场景下洞内各区段的照明指标对比
Table 1 Comparisons of lighting index among sections in summer sunny scene
项目区段 平均亮度(cd/m2 亮度总均匀度 亮度纵向均匀度
计算值 设计指标 计算值 设计指标 计算值 设计指标
入口段1 85 60 0.56 0.4 0.92 0.6
入口段2 48 30 0.65 0.4 0.71 0.6
过渡段1 13 9 0.92 0.4 0.92 0.6
出口段1 22 13 0.73 0.4 0.64 0.6
出口段2 28 22 0.66 0.4 0.66 0.6

4.4 量、单位及字母的要求
文中量和单位采用国家标准,参见GB 3100、GB/T 3101、GB/T 3102等。
4.4.1 要求1
变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说明其物理意义或给出定义,变量单位应规范;每个变量符号一般只能用1个字符(可另加上、下标)表示,尽量不用英文单词的缩写(字母组合)表示;相同的符号只能代表同一意义。
4.4.2 要求2
表示单位的字母用正体;表示矩阵、向(矢)量符号用加粗斜体,但下标不用加粗;一般变量符号用斜体表示;下标字母表示英文缩写用正体,其他用斜体。
4.5 符号和缩略词的要求
文中应使用国际标准的缩略词、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,应保持全文一致,正文中的缩略词在首次出现时应给出中英文全称,后附缩略词,并用括号括起,之后可直接用缩略词,不写全称。示例:脉宽调制(Pulse Width Modulation,PWM)。
5 结论或结束语
阐述工作揭示的原理和普遍性,解决了什么问题,有何意义等,是在对正文内容进行论证、分析的基础上,对研究结果进一步概括、归纳,形成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。对于没有明确研究结论的论文,如综述类论文,在论证正文内容的观点基础上,结尾部分可为总结与展望,提出建议、研究设想、改进意见等,指出尚待解决的问题,将作者观点的价值、意义推至未来。
参考文献(不少于10条)
(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,表明论文的起点和深度,高水平的论文都有相当的参考文献量。应以“最新、重要、必要”的原则,充分地列出近年来国内外同行发表的主要的相关研究的文献。漏引可能导致侵权。1)所有的参考文献须在文中相应处引用(不要在各级大小标题中引用),并按顺序标注序号,如[1-2]。2)采用国家标准GB/T 7714—2015《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》,常用文献类型标志:M—图书;C—会议;N—报纸;J—期刊;D—学位论文;R—报告;S—标准;P—专利;EB—电子公告;Z—其他。3)务请核对每一篇参考文献,保证引用无误。举例著录如下。)
[1] 陈思源,王智鑫,肖江南,等.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车辆网系统研究进展[J]. 中国照明电器,2015(1):13-17.
[2] SIMONS R H, BEAN A R, GAO Y, et al. 9-main road and motorway lighting[J]. Lighting Engineering, 2001(1):346-388.
姓的所有字母大写,名只取其中的首字母大写
[3] HU Y, ZHUANG W, YE H, et al. A novel red phosphor for 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s.[J]. Journal of Alloys & Compounds, 2005, 390(1):226-229.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外文期刊刊名用全名,不用缩写)
[4] MENG X P, GAO Y. Lighting electric systems analysis[M]. Beijing: Higher Education Press, 2004:3-21.
[5] 张善端,韩秋漪,张豪俊. 基于真空室的真空紫外光源测试系统:CN201510099887.9[P]. 2015-03-09.
[6] 李四. LED在汽车照明中的应用[C]// 海峡两岸照明科技大会论文集. 北京:中国照明学会,2011:12-23.
[7] HAN Q Y,ZHU S L,LISTER G G,et al. 185 nm radiation in the positive column of T2 low-pressure Ar-Hg discharge [C]//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Light Sources and the 3rd White LED conference (LS12-WhiteLED3). Eindhoven,the Netherlands,2010. Sheffield,UK:FAST-LS:293-294.
(英文析出的文献篇名中单词除句首和专有名词外,均小写;析出自的专著名中实词首字母大写)
[8] 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. 照明测量方法:GB/T 5700—2008[S]. 北京:中国标准出版社,2009.
[9] 李善民. 基于ZigBee单片机的智能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[D]. 广州:华南理工大学,2013.
[10] 俞建峰,顾高浪,陶宏锦. LED照明产品质量控制与国际认证[M]. 北京:人民邮电出版社,2008.
[11]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,国家能源局.关于印发《可再生能源调峰机组优先发电试行办法》的通知(发改运行〔2016〕1558号)[A].
 
 
基金项目:项目1名称(编号);项目2名称(编号);……
作者简介: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姓名,职称,学历学位,主要研究方向。